News新闻中心

上海股交中心:场外市场的璀璨明珠

日期:2014.06.18 作者:刘锟 来源:解放日报

数字看发展
数字看发展

  1、挂牌企业数量

  E板挂牌 191家

  Q板挂牌 813家

  2、交易情况

  成交金额(亿元) 成交股数(万股)

  535 17782

  挂牌企业地区分布28个省市

3、融资情况
3、融资情况

  股权融资额 22亿元

  债权融资额 11亿元

文/刘锟
文/刘锟

  两年前,就在场外资本市场发展一片混沌之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横空出世。它的面世,让更多徘徊在资本市场之外的中小企业找到了新的融资之门,让更多中小企业跃上了发展快车道。

  据统计,我国约有99%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开发。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的持久性难题。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完善资本市场层次,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场外市场。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天津股权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等30多个场外市场,诸多证券公司、专业服务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参与其中,挂牌企业已超过主板、创业板上市家数。然而,不论是在制度建设、技术系统搭建,还是在服务理念,集聚中小企业上,场外市场的人气一直不足。上海股交中心成立后,凭借“标新立异”的创新之举,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场外市场建设诸多方面实现突破,成为场外市场的一颗明星,进入了良性运营状态。

  上海股交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表示,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中心已经成为市场最规范、交易最活跃的场外市场之一。目前挂牌企业超过1000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系统(E板)191家,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Q板)813家,融资总量超过33亿元,成交金额超过5亿元,融资能力是同类市场其他表现最好者的75倍,交易活跃度是同类市场其他表现最好者的12倍,平均交易市盈率达49倍,2013年挂牌企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184%,遥遥领先全国场外市场。这个数据对于以融资为主要目标的资本市场来讲,是一个太过渺小的数据。但在当前所有各场外市场普遍面临融资难、交易难的情况下,这是最好且无人企及的数据。

  “无冕之王”源自对制度创新的执着

  —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数据都有可靠出处

  早在2010年7月上海股交中心就已挂牌,但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在2012年正式开始运营。经过充分准备的上海股交中心,实现了高标准、高水平起步。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随后,2006年1月,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新三板)正式启动。随后,天津股权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相继成立。

  然而,在这个渐具规模的场外市场中,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涵盖场外市场所有业务环节的制度规范体系,与场外市场的发展步调严重不一致。场外市场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场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降低了场外市场的吸引力,削弱了场外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功能。

  上海股交中心的创新,对场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可谓前无古人,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其成立后,独创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制度体系”,一举奠定其江湖地位,成为同类市场的“无冕之王”。

  上海股交中心的制度体系覆盖了从股份登记、托管、融资、转让、结算到过户的全部业务环节,在目前国内场外市场制度中是最为完整和健全的,在探索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融资等领域实现了全新突破。制度体系的建成及其实践,不仅规范了股份转让的全过程,实现了股份转让及信息披露的高度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也推动了挂牌企业积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更培育了一大批合格投资者。

  张云峰表示,整个制度体系中,几乎每一处都有创新点,最主要体现在11个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体现了混业经营特点,挂牌条件非常灵活,审核机制完全市场化,定向增资高效公允,对投资者进行了适当性管理,交易制度创新、规范,交易结算高效,信息披露成本低,监管体制突出重点,退出机制灵活多样。

  凭什么说该制度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张云峰表示,首先,中国资本市场自2001年7月16日推出老三板、2006年1月23日推出新三板以来,无论是过去12年或是7年的发展,总体来讲,还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2012年2月15日上海股交中心正式开盘推出“1+8”制度,真正填补了中国场外市场业务规则制度体系的空白。传统的规则制定方法大体是充分借鉴、适度修改这一思路。而上海股交中心之所以有这么多创新点,原因在于其方法是充分借鉴、绝不照抄,不设立企业存续年限限制;不片面强调主营业务突出;放开了增资过程中新增股东受让限制,这也是证券市场中前所未有的。

  在挂牌条件设计中,特别关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的条款。首先,个人投资者可以参加定向增资;其次,企业一旦挂牌就必须终身由推荐机构督导和交易所监管,督导和监管分开;再次,紧扣立法原意,充分考虑这一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风险控制以及法律效力。最后,顺应了国际发展潮流,推荐业务不再由证券公司垄断;实行一级清算,系统直接联网客户,没有中间的代理机构。

  张云峰表示,体系中虽然涉及内容众多,但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数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都有可靠的出处。如今,上海股交中心的这个体系已成为场外30多家市场的通用版本,对这个市场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海股交中心为什么要花费这个大气力去坚持原创,坚持自己去写?据了解,在其他场外市场体系撰写的过程中,就是沿用了主板体系。但其他场外市场参照主板体系修改以后,现实中与很多小企业的特征无法匹配,矛盾不少,甚至有很多制约企业发展之处。张云峰笑言,虽然现在其他交易中心都在用这个体系,但精神实质恐怕无人可以体会。张云峰表示,该体系中任何一个数据,我们都能说出“道道”。

  独创场外市场信息技术系统

  —开创国内股票交易系统新纪元

  目前,我国已出现30多个场外市场,但是传统证券市场的信息技术系统理念主导了场外市场系统建设,缺少与场外市场相适应的交易结算系统。以全国股转系统为例,仍采用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代理买卖机构(券商)三者各司其职,“交易撮合、登记结算、代理买卖”三者分离和二级委托、二级结算模式。

  张云峰表示,如果说制度体系是顶层设计,那么信息技术系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将制度变为现实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市场平稳运行的保障。因此,要将这些制度创新点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要研发一套与制度体系相匹配的,具有独创性的,符合我国场外市场特点的信息技术系统。

  上海股交中心项目团队根据上海股交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借鉴证券行业现有系统模式,创新性地建设了符合场外市场业务要求,顺应当今场外市场技术系统发展趋势的 “上海股交中心交易结算系统”。整个交易结算系统以股权交易为核心,集证券交易所交易功能、登记公司登记结算功能、券商经纪业务功能为一体,是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登记托管、股份转让、信息揭示等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的电子平台。

  据介绍,此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为四大管理功能、相关的后台服务支撑功能和各延伸服务功能。四大管理功能主要指基础管理、客户管理、资金管理、股权管理,其中资金管理功能又可细分为资金管理业务和三方存管业务;后台服务支撑功能包括交易撮合系统、综合查询功能、报表处理、数据管理中心和后台处理系统;延伸服务功能主要通过网上交易系统、行情揭示系统、企业资讯系统等子系统实现。

  张云峰表示,上海股交中心的交易系统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通讯和结算时代基础之上,是完全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一套系统。这套系统也开创了国内股票交易系统的新纪元。自从上海股交中心做出这套系统后,所有场外市场都及时复制采用。

  这套体系还有几个特征,首先它是一个“三合一”体系。张云峰笑言,上交所系统有撮合,登记结算公司有结算,证券公司有柜台交易,但上海股交中心实现了三个系统的整合。其次,基本全部用互联网支撑,报盘和结算一体,投资者买卖股票实现一步到位。传统上,报盘需要通过证券公司报到公司总部,公司总部报到交易所,收盘时先到结算公司结算,再传回到证券公司总部结算,再由营业部到投资者。张云峰表示,当时这套场内市场交易体系诞生在通讯手段不发达的时代,交易所主机没有能力承接所有报盘,必须一步步进行。如果现在还要投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设营业网点,营业成本非常高,而在股交中心的交易系统只要拿授权密码就可以低成本实现。

  如果交易量特别大会有影响么?张云峰表示,完全不会有影响!现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就算全国的股民都参与也完全没有问题。

  正是在交易结算系统的保驾护航和大力推动下,上股交已实现挂牌企业1000多家,会员631家。交易金额535亿元,成交178亿股,是同类市场其他表现最好者的12倍,平均市盈率约49倍。股权融资22亿元,债权融资11亿元,融资能力为表现其次同类市场的数倍,满足率达66%。与此同时,上股交也培育了一批专注于场外市场的投资者,在非券商机构中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化投行队伍。

  打造以服务至上的市场平台

  —要什么给什么,有困难马上办

  在张云峰看来,以服务为重心的理念也是上海股交中心的一项创新。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各类交易所一般扮演的是市场管理者角色,但上海股交中心则把服务放在第一位。

  在以服务至上的市场平台上,一旦开闸运营,企业和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市场就会很“火”。据介绍,上海股交中心的7个部门中,4个为会员机构、挂牌企业及投资者做服务工作,“要什么给什么,有困难就可马上解决”。上海股交中心有行业最专业的服务人员,真正发挥管理职能的部门就只有一个市场管理部;一个部门做的事就相当于现在同行上百人的工作量。

  规范,一直是张云峰挂在嘴边的词汇。所谓规范就是要做好“检疫”这道程序,应该对投资者负责。上海股交中心审的就是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能有虚假记载,不能有误导性称述,重大遗漏。张云峰说,“我们面对的是公众投资者,有义务让他们了解挂牌公司情况,但他们没精力了解,就要靠上海股交中心。”

  据了解,在传统模式下,公司公开披露的文件其实有三个,内容不是很多,但这三个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需要通过审核大量的工作底稿予以验证。目前,主板和创业板市场都执行此项铁律,但执行如此做法的,在众多场外市场中凤毛麟角,上股交是其中突出者,这也是上海股交中心在场外市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正是对以服务为中心,以规范为铁律的坚守,让上海股交中心的融资能力在市场上鹤立鸡群。自2012年2月15日开盘到2013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股交中心平均每家公司融到资的平均数,相当于同类市场其他表现最好者的75倍。交易活跃度上看,虽然目前整个场外市场都不太活跃,但上海股交中心又是一个 “另类”,是同类市场其他表现最好者的12倍。

  这样的表现也让上海股交中心的挂牌企业更具价值。目前,上海股交中心4924的市盈率,是同类市场表现最好的24倍。什么概念?就是同一个企业要是到某个市场交易每股1块钱,在上海股交中心就是24块。也许有人会认为价值高、泡沫多、风险大。但在张云峰看来,风险大不大主要看企业的成长性,有高成长性就会有高市盈率,企业的成长性不好那高市盈率就是泡沫多,经过层层筛选,上海股交中心的挂牌企业是经得住考验的。按照2013年度的年报统计,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的平均净利润成长率高达184%,是同类市场其他表现最好者的20倍。如此好的成长性,一定会支持好的市盈率。反过来,为何会有这么好的成长性,说到底就是融资能力问题。张云峰表示,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融资问题,有了钱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资金问题,差一口气而倒在半路上;而上海股交中心的挂牌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

  最让张云峰团队骄傲的是,目前,上海股交中心是同类市场中几乎是唯一盈利的市场。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指标?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未来场外市场将全部都会进入市场竞争中。日前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张云峰表示,当这个市场被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那就意味着大家都站在了公平的起跑线上。

  展望未来,张云峰表示,今后必将与时俱进,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开创新思路,促进和保障上海股交中心“股份交易中心、资源集聚中心、上市孵化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功能的充分发挥。

  难忘的印迹

  2012年2月15日上海股交中心正式启动,首批19家企业成功挂牌。

  2012年7月31日上海市金融办、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上海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上海股交中心第二大股东。

  2012年8月13日 上海股交中心首单定向增资完成,共募集7200万元,摊薄的静态市盈率25倍。

  2012年12月27日 上海股交中心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制度体系”摘得“2012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桂冠。

  2013年8月7日 上海股交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正式启动上线,首批101家企业成功挂牌。至此,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形成“一市两板”的新格局。

  2013年9月26日上海股交中心再推服务新举措,首家服务中心亮相上海嘉定区,嘉定服务中心设立。

  2013年11月21日 上海股交中心首单并购落地,挂牌公司泰博股份以22233元/股的价格完成定向增资,募集资金2668万元。

  2013年12月25日 上海股交中心首个私募债完成备案发行,正式挂牌转让。

  2013年12月25日上海股交中心“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交易结算系统”获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三等奖。

  2014年4月18日 上海股交中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报价系统正式上线,此业务将有助于完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级市场。

  4、会员数量

  会员总数 631家

  E板推荐机构会员数 158家

  Q板推荐机构会员 160家

  专业服务机构会员 246家

  经纪业务会员 67家

  注:以上数据截至2014年6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