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中心

场外市场群雄并起

日期:2014.05.05 作者:丁正威 来源:新金融观察

 在新三板不断引爆市场热点的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丝毫没有示弱,从挂牌企业数量到制度创新全面“合围”新三板。

  区域性股权市场近日来动作不断。天津股权交易所加快布局全国的速度;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已连续3个月超过新三板;而包括天津在内多地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更提前实现了新三板尚未推行的制度创新……

  此时,证监会正在研究如何将区域性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路径或将面临新的抉择。

  市场争夺

  4月24日,天津股权交易所“长三角业务运营中心”在江苏无锡举行了首次企业挂牌仪式,新挂牌的8家企业拟通过天交所融资5亿元。这是一个月内天交所揭牌运营、启动挂牌的第三家分中心,之前天交所分别在广东顺德和山西晋中成立了“广东运营中心”以及“山西运营中心”。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和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今年也成立了运营中心。

  截至4月底,天交所2014年新增运营中心数量仅比2013年全年少1家,天交所以加速扩张的方式暗示着其在全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地位。

  同样是全国性市场的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近日则分别在甘肃张掖和江苏常州设立了企业挂牌孵化基地,试图推动当地中小企业进入上海资本市场;4月3日,上海股交中心还在辽宁营口举办了投融资项目推介会,现场推介了营口的150个投融资项目;翌日上海股交中心又出现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了针对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专题系列讲座。

  上海股交中心似乎也在用“走出去”来兑现其“努力成为全国最大场外市场”的誓言。

  与此同时反观新三板,企业挂牌热情相较于年初却有所冷却。

  今年1月末266家企业集体登陆新三板的盛景,或许是中国场外市场发展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新三板4月份新增挂牌企业只有57家。尽管如此,相比于2、3月份的28家和14家,市场热度已经算是回暖了。

  一个有趣的信号是,根据数库的《场外市场分析报告》,前海股权交易中心除1月份的新增挂牌企业数量略低于当时井喷式爆发的新三板外,2、3月份分别新增企业57家和75家,数量是新三板的2倍和5倍。

  截至4月底,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以3159家挂牌企业冠绝中国场外市场,而其开业运营竟还未到一年。据记者了解,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同时还经营管理着另一区域性市场—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它们皆以美国场外市场发源地“梧桐树下”中的“梧桐”作为自身文化内核。

  这种“嫡系式”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场外市场中尚属首例。

  创新交锋

  更为紧迫的是,在制度创新层面,各大区域性股票市场亦对新三板形成“围攻”。此前最吸引人的新三板做市商制度预计今年8月上线,然而此种方式在天交所已有实践,只不过天交所的做市商以“报价商”的名义而存在。

  至于市场预期的内部分层管理,新三板方面在4月中旬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近期实施市场分层的时机尚未成熟”。

  恰在此时,天交所却先人一步对市场实施分层—从天交所区域板块、天交所全国板块的双层递进式结构,变为创业板、成长板和主板的三层立体板式,分别对应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的板块实行差异化的投资人准入标准,且板块之间存在双向转板机制。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天交所还将在三个板次的基础上推出精选板,以进一步形成对挂牌企业的正向激励。值得玩味的是,曾经统一美国场外市场的纳斯达克也于2006年推出过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

  天交所在其官网宣称,要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境外资本市场培育和输送优质的上市后备资源。但在这些“标的市场”中唯独没有新三板,天交所似乎以此向外界表明与新三板的竞争关系。

  在中国场外市场的“战国时代”,不甘示弱的上海股交中心也于4月中旬正式推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系统,在技术层面远远领先于中国其他场外市场,为PE有限合伙人的基金份额提供了更大的流动性。

  私募界大佬九鼎投资上周成功登陆新三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一位接近上海股交中心的人士则向记者透露,拥有私募基金份额转让系统的上海股交中心也将于今年迎来首家(批)PE的挂牌。

  其实从成立伊始,区域性股权市场就游离于统一监管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外,走的是一条“野蛮生长”道路,明确市场地位的法律文件几近空白。然而,更具自由市场特性的它们却由此展现出了不逊于新三板的创新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8月国务院已正式提出要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近日证监会也表示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监管层对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关系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到二者今后的发展路径,而改变后的监管方式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活力影响几何,也是一个未知数。

  新金融见习记者 丁正威